2025-10-06 09:01:15记者手记:残疾只是一个词 而不是生活的定义
华栋栋在本届亚残运会赛场 唐严 摄
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,从来不缺破釜沉舟的勇气。
10月27日晚,拿下100米蝶泳冠军的宁海姑娘陈懿,分享了这枚金牌特别的意义。
“这个项目我的最好成绩是在上届雅加达亚残运会上,但因为动作犯规被取消了。”对于取消成绩的经历,陈懿耿耿于怀,而这也让她下定决心,改!
然而,这件事对于健全运动员来说,都不算容易,但陈懿从没想过放弃。在经历了成绩下滑、伤病折磨的4年后,同样是亚残运会,同一个项目,陈懿终于站在了最高领奖台。
这样的故事,还有很多。而我也在这中间看到,在漫长的脆弱中,他们逐渐学会接受失败、又重来。
宁波游泳运动员陈懿 唐严 摄
苦中作乐
“世界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”。在他们身上,这种精神也并非说说。
在所有采访对象中,让我最印象深的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射箭老将——周佳敏。
在将近40分钟的采访中,她把枯燥的训练生活讲述得“有意思”,也用自己的真实经历陈述了什么叫作“苦中作乐”。
“我和我的弓是好朋友,下雨天我自己不打伞,但是要给它撑一把。”
“每一把弓都有自己的名字,我会按照颜色给它们命名。东京奥运会我表现得特别不好,但我的弓是一把好弓,我就和它道歉。我说‘翠花’,你是一把好弓,是我不好。”
……
资料照片,周佳敏在射箭比赛中,新华社记者张金加摄 由市残联提供。
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玩笑,其实背后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。“因为心理原因,从东京残奥会前两年开始,我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射击节奏,导致成绩急速下滑,而这也成了我的一个心病。”周佳敏解释道,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她甚至一度不想再见到自己的弓,而且选择了退役。
本届亚残运会前夕,已经33岁的周佳敏决定复出,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,“我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”。而那些与弓为伴的玩笑,也让她与自己的和解。
纯粹的热爱
在本届亚残运会赛场上,来自宁波的游泳“天团”,拿下了13金6银1铜的成绩。然而,出色的成绩背后,是每名运动员要背负众多比赛任务以及密集的赛程。
走下赛场的华栋栋,在混采区扶着膝盖休息了好久。
尽管如此,面对大家的关心,他依旧笑着说,“应该还可以。但确实有点累,这个比赛也算是挑战极限了。”
一天2个项目,4场比赛是这几名游泳运动员常有的事,也正因如此,有网友在评论区称赞他们是亚残运会赛场上的“劳模”。
然而,对于这些运动员们来说,再苦再累都要坚持完赛,就是他们对这个赛场最纯粹的热爱。
王杰(中)在SM9级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颁奖典礼上。唐严 摄
“相比成绩而言,‘竞技精神’才是亚残运会舞台的亮点。对我们来说,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,就已经成功了。”陈懿说。
因为对体育最纯粹的热爱,残疾人运动员更珍惜这个能让他们发光发热的舞台。
在这个体育盛会中,我们见证了残疾人运动员的坚韧与乐观,他们在破釜沉舟中重生,体味了苦中作乐的真谛。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相信,残疾只是一个词,而不是生活的定义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